各有关单位:
2023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的有关申报事项通知转发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五个面对”,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部署,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紧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新实践,推动形成一批有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二、课题设置
2023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分为重大招标课题和专项研究课题两类。
(一)重大招标课题
本课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揭榜挂帅”方式设立。申请人从发布的4个题目中选择1项进行申报。本课题完成期限为2023年12月底前。
课题题目及研究要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山东实践研究
研究要点: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部署要求,提炼山东在扛牢文化“两创”使命担当、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方面实践探索,探究文化“两创”在推进强省建设、实施“山东文脉”工程、建设文化体验廊道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化理论研究和成果经验总结。
2.推进山东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要求,以系统观念引领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理念研究、把握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律和问题,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全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青年人才、后备人才队伍的培育壮大。
3.黄河流域戏曲文化传承研究
研究要点: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聚焦黄河流域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助力“黄河论坛”丰富发展,围绕推进黄河流域戏曲文化特别是濒危戏种的传承、保护、弘扬开展理论研究。
4.山东哲学社会科学智库作用发挥研究
研究要点: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梳理分析山东哲学社会科学智库的建设现状和作用发挥情况,深刻阐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在推动我省“走在前、开新局”中的价值和意义,深入探究山东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推动山东哲学社会科学智库更好发挥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专项研究课题
此类课题划分为六个研究方向,拟资助100项左右立项课题,同时立项部分自筹经费课题。申请人可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资助方式。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方向)
研究要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指示要求,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聚焦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学理化和学科化建设,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申请人自拟题目进行申报。
2.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究专项(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研究方向)
研究要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实践路径,围绕“走在前、开新局”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围绕实施“六个一”发展思路、落实“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围绕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打造深化改革开放新高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等重点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申请人自拟题目进行申报。
3.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研究专项(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章、传播好中国声音研究方向)
研究要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四个讲清楚”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围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围绕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申请人自拟题目进行申报。
4.人文社科基础学科研究专项
研究要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基础学科健全扎实”“冷门学科代有传承”的重要论述,侧重人文社科领域基础学科的原创性研究,注重提升人文社科各基础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
申请人自拟题目进行申报。
5.推进“新文科建设”专项
研究要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侧重打破学科壁垒,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深度交叉融合,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农、医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如金融科技、科技考古、社会信息学、计算法学等新兴领域,推动创新型复合型学术成果的培育。
申请人自拟题目进行申报。
6.社科理论成果转化应用实践研究
研究要点:本专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的重要论述,鼓励我省社科专家学者把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在强省建设实践中,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服务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走深走实、解决民生领域所忧所思所盼等方面的转化应用实例。
完成时限:“已经形成的实例”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预期可形成的实例”的时间限定为立项日期至2025年5月1日之前。
研究方向:
已经形成的实例。研究方向侧重于对社科理论成果已经转化应用的实例的总结、归纳和提炼,重点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是如何转化应用的、如何解决转化过程遇到的困难、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取得了哪些实际效果、形成了哪些规律性认识、为其他社科理论成果转化应用提供哪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样板。结项形式为研究报告。
预期可形成的实例。研究方向侧重于分析本理论成果预期转化应用的领域、在实践中将如何落地落实落细、可解决现实中的哪些难点堵点问题、转化应用的路径和方法,为成果转化应用提供可行性实施方案等。结项形式为转化应用实践报告和转化应用证明(须提交该成果已完成转化应用的验收报告、使用协议、第三方鉴定报告等证明材料)。
申报要求:申请人须是“理论成果”第一作者,且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和纠纷。申请人限报一项。“已经形成的实例”,须是“理论成果”被省内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或省内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农村等采纳、应用、推广,并产生实际效用,申请人需提供“理论成果”的证明材料和成果转化应用的支撑材料。同一转化应用实例已经被其他部门(单位)给予资助、奖励或其他形式资金支持的,不予受理。属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或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不予受理。虽被采纳、应用、推广,但未产生实际效用,或在转化应用过程中因故终止的,不予受理。
三、课题申报
(一)申报条件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3.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注重诚信、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无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
(二)申报要求
(1)课题负责人只能申报1个课题,作为课题组成员可参与申报1个课题。已承担省社科联课题尚未结项的,不能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新的课题,但可作为成员参与申报1个课题;
(2)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只能是1人,课题组成员原则上不超过5人;
(3)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不能以内容相同或相近选题多头申报,申报的课题已获得其他资助的不能申报。
(三)申报数量
山东大学全校限报8项。
(四)申报日期
各单位于5月22日12:00前将电子版申报材料发送至wkc412@wh.sdu.edu.cn,逾期学校将不予受理和推荐。如全校申报总数超项,学校将在组织专家评审和形式审查后,再行通知最终版材料报送时间。
(五)材料报送
1.电子版材料:WORD文件格式《申请书》、《活页》,Excel文件格式《汇总表》。
2.最终纸质版材料:《申请书》须A3纸双面印刷,封面纸质同内页纸质,中间折页后骑马钉装订(不能采用胶装、线装或平装等其他任何装订形式),页数不限,一式3份;《活页》须A4纸双面印刷,共1页,一式10份。报送纸质材料同时将最终电子版材料发送邮箱wkc412@wh.sdu.edu.cn。
注意:
申请人要按照《申请书》和《活页》的填写说明和提示要求规范填写,漏填、错填或填写不规范均视为无效材料;《活页》须匿名,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申请人本人或课题组成员相关信息。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邹晓光 5688606
地址:含光楼H703
科研管理办公室
2023年5月6日